唐纳德·特朗普的新亚洲关税战略让越南、印度尼西亚和菲律宾的出口商难以理解什么才算中国产品。
美国总统特朗普推出了新的关税税率,对越南征收20%,对印度尼西亚和菲律宾征收19%,针对的是东南亚大部分地区的出口,这些地区每年对美国的出口总额约为3,520亿美元。
然而,真正的挑战可能来自特朗普提出的40%关税,该关税将适用于任何标记为转运的产品。他认为这些商品只是中国进口并经其他国家转运的商品。
白宫明确表示,此举旨在阻止中国供应链规避先前的关税。但特朗普尚未透露美国将如何界定哪些商品符合转运的条件。这正是当前混乱所在。
企业不知道哪些因素会对其造成冲击。仅仅是原材料吗?零部件、劳动力还是资本呢?没有人给出答案。据彭博社报道,从经济学家到投资者,每个人都只能猜测。
特朗普没有提供明确的标准
特朗普政府上周与印尼达成协议,称两国将就“原产地规则”进行谈判,以防止第三国偷运货物入境。但对于何为“原产地”,目前仍未设定门槛。
本月早些时候与越南达成的协议也增加了40%的关税威胁,但并未提供明确的信息。与此同时,尚未签署任何协议的泰国官员表示,他们被告知,如果想避免同样的惩罚,就必须大幅提高本地化比例。
一位知情人士据称告诉彭博社,美国贸易官员仍在研究如何应用基于价值的本地内容要求,目的是阻止那些仅使用进口零部件组装的商品。但即使是特朗普的一位高级官员也只表示,关于转运的最终规则预计将于8月1日出台,届时新的处罚措施将生效。这让制造商们措手不及。
一些公司并没有等待华盛顿做出决定。
越南的规定包括,原材料产量只有30%可以来自中国此外,最终产品价值必须至少比进口材料成本高出40%。要达到这个标准,就意味着要调整一切:供应商、劳动力,甚至定价。
东南亚面临巨大的供应链改革
更换供应商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欧亚集团估计,60%到70%的东南亚出口船舶依赖中国制造的零部件,大部分是工业零部件。
将这些环节从体系中剔除,就像试图在机器仍在运转时对其进行手术。目前,东南亚约有15%的出口流向美国,高于2018年的11%,但这种增长现在面临风险。
泰国领导人正准备迎接更多冲击。副总理皮查伊·春哈瓦吉拉表示,他们听说美国可能会要求产品必须包含60%至80%的本地成分,以免被贴上“中国”的标签。“新兴国家或新兴生产基地显然处于劣势,”皮查伊表示,并指出这些国家的大多数产业仍然依赖外国原材料来维持运转。
越南、马来西亚和泰国等国家今年已经对特朗普的压力做出了回应。它们出台了新的原产地规则政策,开始集中海关流程,并对涉嫌从中国转运的商品实施了更严厉的处罚。但即便如此,执行这些规则可能仍不现实。
目前唯一可以确定的是,特朗普的计划给亚洲最大的制造业中心蒙上了一层巨大的不确定性阴云。企业正在等待答案,各国正努力保持合规,而所有人仍在试图理解“中国过度依赖”的真正含义。
Cryptopolitan Academy:即将推出 - 2025年利用DeFi赚取被动收入的新方式。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