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联储于2025年9月17日将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这是自2024年12月以来的首次降息。此次降息决定将联邦基金利率下调至4.00%-4.25%的区间。这一决定是在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不断加大政治压力的背景下宣布的。特朗普曾多次批评美联储主席杰罗姆·鲍威尔未能采取更积极的行动降低借贷成本。特朗普的公开言论,包括最近一篇提到鲍威尔的“你被解雇了”的帖子,引起了人们对政府试图影响货币政策的关注,尽管美联储历来享有独立性。
根据美联储的经济预测摘要,此次降息同时预计2025年将再降息两次,2026年再降息一次。官员们指出,劳动力市场放缓和通胀风险上升是关键因素。预计到年底,失业率将升至4.5%,而个人消费支出(PCE)通胀率预计将在今年保持在2%的目标水平之上,即3%,然后在2026年回落至2.6%。美联储主席杰罗姆·鲍威尔强调,这一决定是一项“风险管理”举措,旨在应对就业下行风险,但他承认,仅仅降息四分之一个百分点并不能显著改变经济轨迹。
特朗普试图罢免美联储理事丽莎·库克(Lisa Cook),指控她存在抵押贷款欺诈行为,政治紧张局势在决定公布前升级。联邦上诉法院裁定库克的罢免无效,允许其在政策会议上保留席位。与此同时,特朗普任命坚定的降息倡导者斯蒂芬·米兰(Stephen Miran)为美联储理事,这进一步加剧了局势的复杂性。米兰在会议召开前几个小时获得了参议院的批准,但他反对降息25个基点,而是主张降息50个基点。他的投票标志着近90年来白宫官员首次同时在行政部门和美联储任职,引发了人们对利益冲突的担忧。
美联储的决定也凸显了内部分歧。尽管12名投票委员中有11人支持降息25个基点,但米兰的反对意见凸显了在货币宽松步伐和规模方面更广泛的分歧。分析师指出,19名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委员中有9人预计今年不会进一步降息,这与预期中值两次降息形成了鲜明对比。鲍威尔为谨慎的做法辩护,称美联储稳定物价和充分就业的双重使命要求平衡通胀和劳动力市场恶化带来的风险。他还淡化了特朗普关税政策的影响,指出其对通胀的传导比此前预期的“更小、更慢”。
美联储行动的政治影响仍存在争议。特朗普将高利率描述为经济增长的拖累和政府债务的负担,而批评人士则警告称,货币政策政治化可能损害长期稳定。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保罗·克鲁格曼认为,特朗普对美联储施加的压力可能会损害美联储的信誉,从而引发滞胀(即高通胀和高失业并存的局面)。与此同时,美联储的独立性得到了包括欧洲央行行长克里斯蒂娜·拉加德在内的全球领导人的支持,她警告称,失去自主权将对世界经济构成“非常严重的危险”。
展望未来,美联储面临着对其机构独立性的严峻考验。2025年还将举行两次政策会议,2026年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的组成也可能发生变动,政治影响力与经济实用主义之间的平衡仍将是一个焦点。鲍威尔的美联储主席任期将于2026年5月到期,特朗普已经开始审查该职位的候选人,其中包括米兰和其他主张更积极降息的盟友。然而,正如前美联储主席艾伦·格林斯潘曾经指出的那样,央行的信誉建立在一致性和独立性的基础上——而持续的政治压力可能会危及这些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