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特朗普上任以来,他持续对美联储主席鲍威尔施压,要求其尽快降息。起初,鲍威尔并未妥协,但随着关税战的爆发,他以“通胀风险”为由拒绝降息,这一策略被戏称为“以彼之矛,攻彼之盾”。
表面上看,特朗普的行为像是无理取闹,甚至被视为职场霸凌,似乎在侵蚀美联储的独立性。然而,在一次访谈中,特朗普却评价鲍威尔“颇具政治色彩”,这一言论令人深思。
那么,鲍威尔坚持不降息是否也是一种政治化操作?答案取决于我们对利率体系的理解。
如果我们相信常识——降息会刺激通胀,那么鲍威尔的做法无疑是正确的。但若从跨境资本流动模型分析,则会得出相反结论:降息可能促使海外热钱撤离,反而有助于降低通胀。因此,鲍威尔显然在维护某些群体的利益。
这篇文章将沿着反常识的路径出发,探讨鲍威尔如何通过高利率政策维护华尔街的利益。
利率、房租和通胀
如果接受华尔街的说法,我们会得出这样的结论:利率越低,房租越高。因此,保持高利率似乎是抑制房租过快增长的关键。
然而,结合跨境资本流动模型和萨伊定律,我们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结论:利率越高,房租越高。
1、跨境资本流通模型
上图展示了一个简单的故事:当美联储维持高利率,而非美银行体系利率不变时,全球存款会向美国银行体系转移。结果是美国银行体系资产负债表扩张,而非美银行体系收缩。
这表明,存款会自发流向利率较高的地方。这种现象在微观层面同样成立,储户也会选择将资金存入利率更高的银行。
2、萨伊定律
萨伊定律指出,供给自动创造需求。换句话说,特定要素的需求来源于其他要素的供给。
如上图所示,当其他要素供给扩张时,土地的需求曲线会从D1扩展到D2。显然,存款作为一种重要资源,海外存款流入会推动土地需求曲线扩张。
进一步假设美国土地供给缺乏弹性(供给曲线为S1),当地需求曲线从D1扩展到D2时,地租价格将从P1上升至P2。
综上所述,结合跨境资本流动模型和萨伊定律,我们可以得出结论:联邦基金利率越高,地租越高,房租越高。
有趣的是,房租在美国CPI中的占比约为30%-36%。
因此,我们得出一个奇特的结论:美国CPI维持在2.7%,正是因为美联储维持了高政策利率。
美国政府与华尔街的冲突
一方面,十年期美债利率保持在4.2%以上的水平。
另一方面,美国国债总额已攀升至36.83万亿美元。较高的联邦基金利率给美国政府带来了沉重的利息负担,每1%的利率差额可能导致3683亿美元的额外利息成本。
因此,美国政府的态度十分明确,特朗普多次公开要求鲍威尔立即降息1%。
那么,华尔街的利益又在哪里?首先,高联邦基金利率吸引了大量海外存款,支撑了美股市场。
一旦这些资金撤离,美股能否继续维持高位?答案无人知晓。
其次,美国经济高度金融化,GDP中充斥着各种经济租,医疗、保险、法律、地产等行业的收入本质均为利息。
换句话说,一旦美联储无法维持高利率,海外热钱流出,美国地租将回落,地产行业将陷入衰退。
美国的高度金融化意味着许多行业本质上属于“寻租行业”(注:迈克尔·赫德森称之为FIRE部门)。地产行业的衰退只是冰山一角,其他行业也可能面临盈利大幅下滑的局面。
也就是说,降息可能导致美国“寻租行业”集体衰退,这才是华尔街最害怕的结果。
如果上述推理属实,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完全不同的美联储——一个唯“寻租行业”是从的美联储。
美联储通过高利率吸引了全球热钱,并利用这些资金确保“寻租行业”的繁荣。这些行业的繁荣推高了通胀,美联储又能以此为由拒绝降息。“加息—通胀—加息”形成了一个自我实现的循环,实则是一个另类庞氏骗局。
回过头再看特朗普那些看似疯狂的要求(例如动辄要求降息1%-2%),便不会觉得他是金融外行。
特朗普曾有一句名言:“不检测就没有病毒。”
一旦美联储降息1%-2%,海外热钱大规模撤离,美国经济的各种问题将暴露无遗。届时,人们关心的将是经济衰退,而不再关注通胀。所有人都会抱怨:美联储降息太晚了。
这就是当前局势的诡异之处:美联储拖延降息,鲍威尔被视为抗击通胀的英雄;而一旦降息,所有人都会指责美联储行动迟缓。
结束语
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
美国“寻租行业”的高利润,一方面来自普通民众支付的高昂费用,另一方面来自美国政府承担的高额利息支出。因此,美国政府与华尔街之间的矛盾十分尖锐。尽管美国政府难以承受高额利息支出,但贪婪的资本家们仍在试图拖延时间。
一旦我们抛弃“降息刺激经济”和“降息刺激通胀”的传统教条,就会发现:
1、鲍威尔并非无辜,他一直在拖延,直到问题无法掩盖;
2、美联储并不独立,它服务于资本,维护华尔街的利益;
近期,美国非农数据表现不佳,5月至7月的数据均较差,加之理事库格勒辞职,美国政府终于占据上风。因此,美联储9月降息的可能性极大。如果降息导致美国经济衰退,请不要意外,这只能说明“降息刺激经济”和“降息刺激通胀”不过是华尔街的谎言。
最后,本文并非试图说服任何人,而是旨在探索新的推理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