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Fairy,ChainCatcher
编辑:TB,ChainCatcher
稳定币的影响力正持续扩大,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
从社交媒体平台上的高频讨论,到传统财经领域的广泛关注,再到普通民众的主动了解,稳定币已然成为社会热点话题。与此同时,全球范围内针对稳定币的监管政策也迎来关键转折点。过去一年间,多国对稳定币的态度从审慎观望转向积极接纳,例如香港《稳定币条例》即将实施、欧盟 MiCA 法案正式落地以及美国通过《天才法案》。这些动态表明,稳定币正在悄然改变全球货币体系的基础。
本文将系统梳理各国在稳定币监管方面的最新进展,深入解析这一金融变革背后的逻辑与战略意义。
一表看全球稳定币监管态势
解析全球十二大核心市场稳定币政策演进
美国:州联分治,竞速布局
政策进展速度:
美国稳定币的发展呈现出「联邦 + 州级」双轨并行的特点。一方面,联邦政府加速推进统一监管框架;另一方面,各州则率先试点具体法规。
- 怀俄明州于 2023 年通过《怀俄明稳定币法案》,设立「怀俄明稳定币委员会」,计划于 2025 年 8 月 20 日发行州支持的稳定币 WYST。
- 纽约金融服务部要求稳定币发行方必须获得 BitLicense 牌照或信托公司许可,并遵守严格规定。
- 加利福尼亚州通过《数字金融资产法案》(DFAL),构建全面许可制度,预计 2026 年 7 月生效。
联邦层面,《GENIUS 法案》已于 2025 年 7 月 19 日签署生效,对稳定币储备披露、收益型稳定币发行等作出明确规定。
中国:港策先行,内地观望
政策进展速度:香港|内地
中国内地与香港形成了「前哨 + 本土」的稳定币监管模式:香港率先建立成熟体系,吸引企业落地;而内地则保持审慎态度。
香港将于 2025 年 8 月 1 日正式实施《稳定币条例》,首批牌照可能采取邀请申请制。
内地方面,近期多个省市释放出对稳定币的研究信号:
- 无锡市提出探索「稳定币赋能外贸发展」。
- 济南市人民政府研究室发布稳定币专题文章。
- 上海市国资委围绕加密货币与稳定币开展学习。
- 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举办「稳定币与工业数字资产研讨会」。
韩国:态度转向,银行联盟加速布局
政策进展速度:
韩国正经历从「观望」到「进场」的转变。新任总统李在明承诺支持韩元稳定币发展,执政党提出《数字资产基本法》,允许本地企业发行稳定币。
目前,韩国八大主要银行正筹建合资公司,计划联合发行韩元稳定币。
泰国:政策开闸,谨慎试水
政策进展速度:
泰国从早期警惕逐步走向审慎试点,2024 年设立监管沙盒,允许特定服务提供商尝试加密货币。
- 2025 年 1 月,考虑发行国债支持的稳定币。
- 3 月,批准 USDT 和 USDC 作为可交易资产。
- 7 月,推出「国家级加密沙盒」,允许外国游客兑换数字资产用于消费。
欧盟:统一监管,谨慎支持
政策进展速度:
欧盟通过《加密资产市场条例》(MiCA),设定高门槛并对非欧元计价稳定币进行限制。
新加坡:起步早、标准高
政策进展速度:
新加坡出台《稳定币监管框架》,设置高准入门槛,已有多家机构申请资质。
阿联酋:积极推动,双轨并行
政策进展速度:
阿联酋发布《支付代币服务条例》,推动双轨制监管。
日本:监管先行,发展待启
政策进展速度:
日本完成基础立法,优化稳定币发行机制。
俄罗斯:试探为主,仍限外部使用
政策进展速度:
俄罗斯政策转向有限支持,但仍禁止国内使用。
英国:监管推进中
政策进展速度:
英国以《2023 年金融服务与市场法案》为基础,推动稳定币纳入监管。
加拿大:法规模糊,监管正在成型
政策进展速度:
加拿大收紧政策,稳定币被纳入证券监管范畴。
巴西:严控导向
政策进展速度:
巴西央行提出新规草案,拟将稳定币纳入外汇监管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