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密货币行业正在经历一场巨变。曾经的代币投机狂潮,如今已演变成一场机构层面的、精心策划的争夺数字资产基础设施的竞赛。这种转变为私募股权创造了肥沃的土壤,私募股权正越来越多地将资金投入到加密货币生态系统的“铁锹”——这些公司构建工具、数据平台和交易系统,使整个行业蓬勃发展。
漩涡游戏:基础设施整合的蓝图
BitMEX 联合创始人 Arthur Hayes 正大举押注这一趋势。据 Ecoinimist 报道,他的家族理财室 Maelstrom 正在筹集 2.5 亿美元的私募股权基金,用于收购中型加密货币基础设施公司,重点关注交易平台和分析工具等能够产生现金流的业务。据 CryptoBriefing 报道,该基金将瞄准四到六家公司,通过特殊目的载体 (SPV) 为每笔交易投资 4000 万至 7500 万美元,Maelstrom 将担任基石投资者。这一策略与 Hayes 早期以代币为中心的策略截然不同,反映了行业更广泛的成熟度。
该基金专注于“非代币股权”,这与投资者日益青睐稳定、可预测的收入流而非加密货币资产波动性这一趋势相符。正如 CoinCentral 的一篇文章所指出的,Maelstrom 的做法与 2008 年金融危机时期“买银行,不买股票”的策略如出一辙,当时投资者寻求的是控制底层系统,而非资产本身。这在加密货币领域尤其重要,因为监管的不确定性和市场波动使得基础设施(而非代币)成为最具防御性的长期投资。
更大的图景:400亿美元的并购浪潮和DAT驱动的势头
Maelstrom 的基金并非个例。IMP News 的报道发现,加密基础设施并购市场在 2025 年呈现爆炸式增长,今年迄今已完成超过 400 亿美元的交易,其中包括 Coinbase 以 29 亿美元收购 Deribit,以及 Stripe 以 11 亿美元收购稳定币平台 Bridge。这些交易体现了“买多于建”的策略,因为机构投资者寻求快速实现监管合规和运营规模。
与之并行的趋势是数字资产库(DAT)的兴起。欧华律师事务所(DLA Piper)指出,目前有超过 200 家上市公司在其库中持有数字资产,总计管理着超过 1150 亿美元的加密货币资产。这种机构采用产生了飞轮效应:随着 DAT 的增长,对管理、保护和优化这些资产的基础设施的需求也在增长。例如,BitMine 拥有 29 亿美元的以太币库,Verb 拥有 5.58 亿美元的以太币库。
案例研究:镐和铲如何带来回报
MoonPay 斥资 1.75 亿美元收购基于 Solana 的支付处理器 Helio,体现了基础设施整合的价值。通过整合 Helio 的链上支付功能,MoonPay 将其业务范围拓展至去中心化金融和创作者商务领域,并将自身定位为加密支付生态系统中的关键节点。
锻造全球 洞察解释道。同样,Chainalysis 收购了专门从事人工智能驱动欺诈检测的公司 Alterya,增强了其合规服务,使其成为受监管机构应对数字资产交易复杂性的不可或缺的工具。这些交易凸显了一个关键的洞见:最有价值的加密货币公司是那些为机构解决现实问题的公司。与投机性代币项目不同,基础设施公司能够产生经常性收入,以明确的利润率运营,并受益于网络效应。对于私募股权而言,这意味着与传统的加密货币投资相比,它们拥有可预测的回报和更低的风险。
未来之路:挑战与机遇
尽管前景乐观,但挑战依然存在。对加密货币基础设施的监管审查正在加强,尤其是在美国和欧盟。根据普衡律师事务所的最新指南,《企业透明度法案》(CTA)要求私营实体进行受益所有权报告,这迫使私募股权公司重新评估其基金结构。此外,该行业的快速增长在某些领域造成了估值泡沫,需要进行严格的尽职调查。
然而,长期基本面令人信服。正如波士顿咨询集团指出的那样,由人工智能、云计算和区块链驱动的数字基础设施,仅在2024年就将成为一个价值500亿美元的行业。随着私募股权公司正在向这一领域注资,未来十年可能会出现与Visa或SWIFT等传统基础设施巨头类似的加密货币公司。
结论:基础设施时代已经到来
“镐和铲”策略不再是小众策略,而是加密行业下一阶段的基石。Arthur Hayes 的 Maelstrom 基金,以及更广泛的并购活动和 DAT 的增长,标志着基础设施成为加密行业真正价值驱动力的转变。对于私募股权来说,这代表着一个拥有数字经济轨道的独特机会,就像传统基础设施投资者几十年来所做的那样。
随着该行业的整合,赢家将是那些构建、收购和优化加密货币工具的人。在这场新的淘金热中,真正的黄金并不在于代币本身,而在于支持它们的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