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十家全球主要银行正联合测试一种与法定货币1:1挂钩的G7稳定币。这一计划引发了传统金融领域对数字资产的广泛讨论。参与项目的银行包括美国银行、德意志银行、高盛、瑞银、花旗、三菱日联金融集团、巴克莱、道明银行、桑坦德银行以及法国巴黎银行。这些机构正在合作开发一项被称为“银行支持的稳定币计划”的项目。
该项目通过多个技术框架探索如何在现有银行体系中使用法定货币支持的加密货币,同时确保满足金融机构所需的监管合规性。随着主流银行和金融机构开始认真考虑数字资产的采用,这一项目正在推动机构级加密货币整合。
银行探索G7稳定币以促进数字资产的采用
测试方式及目标
这十家银行正在研究基于七国集团(G7)货币的区块链资产是否可以在现实银行环境中高效运作。这种由银行支持的稳定币方法直接与实际货币保持平价——即一个数字代币等于一美元、欧元或日元,具体取决于其挂钩的货币。尽管该计划仍处于早期阶段,各银行正在努力验证这种法币支持的加密货币是否能够在满足风险管理标准的同时充分利用区块链技术的优势。
项目的主要目标是创建一个既能促进竞争又能确保遵守主要监管框架的新领域。多种因素激发了市场对该领域的兴趣,例如加密货币价格的上涨以及前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对区块链技术融入金融体系的支持。G7稳定币项目代表了一种由成熟企业而非初创公司主导的机构级加密货币整合尝试,从而加速了传统银行业采用数字资产的相关讨论。
监管问题成为发展瓶颈
然而,金融当局对稳定币在受监管银行系统之外促进交易的做法表示担忧。央行官员也认为,数字资产的普及可能会重塑支付流程。为此,监管机构已采取多项关键政策干预措施。
英国央行行长安德鲁·贝利警告英国银行不要发行自己的稳定币。欧洲央行行长克里斯蒂娜·拉加德也指出,私人发行的稳定币可能对货币政策和金融稳定构成风险。
这些担忧反映了更深层次的问题:G7稳定币及其他类似项目是否会削弱商业银行在全球支付体系中的作用?由于围绕法币支持加密货币的监管存在不确定性,各主要司法管辖区的监管机构正在密切审查大型机构的相关项目,这也改变了机构在整合数字资产时的操作方式。
当前市场现状
目前,用户主要将稳定币用于加密货币市场内的资金转移,而加密货币市场在整个金融体系中仍占较小比例。根据BCG的一份报告,约90%的稳定币交易与加密货币交易相关,而仅有6%用于支付商品和服务。这种现状带来了几个关键的采用挑战。
此外,Tether等现有参与者在市场中占据主导地位,在当前流通的3100亿美元稳定币中占据了相当大的份额。这引发了疑问:在如此强大的替代方案已经存在的情况下,G7稳定币能否获得足够的发展动力?
其他银行的不同尝试
今年1月,法国兴业银行成为首家通过其数字资产子公司发行与美元挂钩稳定币的大型银行。然而,该稳定币在许多关键市场的采用率仍然较低。与此同时,由荷兰国际集团(ING)和裕信银行(UniCredit)等九家欧洲银行组成的合资企业计划成立一个新机构,以推出基于欧元的稳定币,这为行业带来了新的动态。
也有银行高管认为,传统金融资产的代币化比稳定币更具潜力。今年7月,花旗银行首席执行官提出,代币化存款将比稳定币更具意义。然而,大多数代币化资产项目仍处于试点阶段,发展速度不如预期。
由十家银行组成的G7稳定币联盟旨在降低安全性、交易效率和合规性方面的风险。这种通过机构级加密货币整合来采用数字资产的策略能否克服其他银行支持稳定币项目面临的障碍,仍需等待项目进展以及金融领域战略联盟的进一步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