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Haseeb
编译 | Odaily 星球日报(@OdailyChina)
译者 | 叮当(@XiaMiPP)
编者按:由于 10.11 的黑天鹅闪崩,Ethena Labs 发行的稳定币 USDe 市值已降至 125 亿美元左右,较 7 天前的约 148.2 亿美元缩水超 20 亿美元。原因在于 USDe 在此次的加密货币大跌中一度与美元严重脱锚,在部分去中心化交易所最低跌至 0.62 美元,脱锚幅度高达 38%。虽然目前价格已恢复至 1 美元区间,但事件仍对用户信心造成了显著冲击。针对外界广泛关注的 USDe 脱锚传闻,Dragonfly 管理合伙人 Haseeb 出面发声(Dragonfly 为 Ethena 的投资方)。
以下为其原文内容:
Ethena 真的脱锚了吗?
我看到这个周末市场大崩盘时,很多人都在讨论 Ethena 的 USDe 出现“脱锚”。传言说 USDe 一度跌至约 0.68 美元,随后才恢复。下面是大家都在引用的那张 Binance 价格图:
但经过过去几天对数据的深入分析,以及与多方人士交流后,现在可以确定:这个说法不正确。USDe 实际上并没有脱锚。
首先要理解的是,USDe 的主要流动性场所并不是中心化交易所(CEX),而是 Curve。
在 Curve 上,USDe 有数亿美元的深度流动性;而在包括 Binance 在内的各大交易所上,流动性只有几千万美元。
所以,如果你只看 Binance 上的价格图,会觉得 USDe 脱锚了。
但如果把 Curve 等其他主要交易场所的价格叠加上去,画面就完全不同了:
可以看到,虽然 USDe 在各个 CEX 上都出现了瞬时下跌,但并不一致。
Bybit 一度跌到 0.95 美元后很快回升,而 Binance 的跌幅却异常巨大,恢复时间也极长。
与此同时,Curve 上的 USDe 仅仅下跌了 0.3%。
那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差异?
记住,当天整个市场都承受着极端压力——那是加密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爆仓事件。
Binance 在这期间异常不稳定,做市商(MM)无法在平台内调仓,因为 API 接口频繁失效,充值和提现通道也几乎瘫痪。
结果是,没人能进场套利。这就好比 Binance 着火了,但所有通道都被堵死,消防员根本进不去。于是 Binance 内部火势蔓延,而其他地方由于有跨平台流动性桥接,火很快就被扑灭了。
(正如 Guy 在文中指出的,USDC 当时在 Binance 上也短暂“脱锚”了几美分,原因相同——并不是资产问题,而是流动性没法进来。)
所以,当交易所 API 出现不稳定时,交易所间价格差异极大也就不奇怪了——因为没人能补充库存。
但问题是:为什么 Binance 比 Bybit 价格偏离更严重?
答案有两方面:
因此,这其实是一次 Binance 特定的闪崩事件,而不是 USDe 自身脱锚。
在主流交易场所 Curve 上,USDe 整天都维持着紧密的锚定价格。
这与“脱锚”完全是两码事。
还记得 2023 年银行危机时的 USDC 真正脱锚吗?
那次,USDC 在所有交易场所都跌破 1 美元,没有任何地方可以买到 1 美元的 USDC。
赎回机制被完全暂停,市场真实价格是 0.87 美元。
那才是“脱锚”的定义。
而这次只是 Binance 的局部价格错位(dislocation)。
这对市场基础设施来说是个重要教训,但如果你想从这次事件推导 USDe 的机制表现,就必须理解这其中的细微差别。
事实上,USDe 在整个事件期间始终保持完全抵押,在主交易场所的价格始终维持在 1 美元左右。
甚至由于价格波动,其抵押资产总量在周末期间还增加了。
换句话说,这场动荡反而提供了宝贵的行业经验。
正如 Guy 在文中所总结的,任何交易所(包括 Binance)都可以通过改进基础设施来避免类似问题。
总结
USDe 并没有脱锚,脱锚的是 Binance。
基于此,Ethena Labs 随后发布了紧急储备证明报告,以回应过去 24 小时内的剧烈市场波动。
报告经 Chaos Labs、Chainlink、Llama Risk 以及 Harris & Trotter 等独立机构联合验证,确认 USDe 当前保持约 6600 万美元的超额抵押,整体资产状况稳健。
与此同时,Binance 也就此次事件作出回应,称部分用户因持有 USDe、BNSOL 与 WBETH 作为抵押品而遭遇误触发平仓。Binance 已承认系统责任并对受影响用户进行全额赔偿,赔偿金分两批发放,总额约 2.83 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