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政府推出的一项旨在将该国庞大的离岸加密货币交易纳入本地监管框架的试点项目,目前正面临重大挑战。尽管业界对这一计划表现出一定兴趣,但至今没有一家公司正式提交申请。
- 2025年10月7日
- |
- 05:05
据越南电信部副部长阮德志透露,严格的资格规则和高昂的资本门槛是导致企业犹豫不决的主要原因。虽然一些公司正在积极准备文件并调整业务以符合要求,但该项目仅允许五家公司成为首批运营商。
这项试点计划于2025年9月启动,明确规定所有代币交易必须以越南盾进行,发行方仅限于本地公司,并禁止使用菲亚特货币(如美元、欧元、日元等)或证券支持的代币。相反,代币必须由有形的在岸资产支持。此外,加密货币服务提供商需满足最低资本要求——10万亿越南盾(约合3.79亿美元),而外国参与则必须通过持有执照的国内中介机构进行。
越南监管机构希望通过这一试点项目,将每年高达数十亿美元的加密货币交易从离岸平台转移到一个可征税且受监控的市场。数据显示,目前约有1700万越南人参与加密货币交易,年交易量超过1000亿美元,其中大部分交易通过位于新加坡、韩国和香港的交易所完成。如此大规模的交易正是政策制定者希望加强管控的原因,但这些保障措施也似乎阻碍了早期参与者的积极性。
尽管试点项目的前景被看好,但其实际操作意义有限。接下来的关键步骤包括加快审查流程,协助少数符合条件的公司完成申请,并发放首批牌照。观察人士预计,一旦首批运营商获得批准,市场兴趣或将回升。然而,此案凸显了一个普遍存在的政策冲突:如何在快速创新与消费者保护及金融稳定之间取得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