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Roy,元飞船
伦敦南华克刑事法庭上,47岁的钱志敏当庭承认了一项“持有犯罪所得财产”罪名和一项“转移犯罪所得财产”罪名。这位中国天津蓝天格锐特大非法集资案的主犯,在长达数年的否认后终于低头认罪。
案件涉及6.1万枚比特币,按近期市价计算价值约480亿元人民币,这一数字与中国国内非法集资案的430亿元涉案金额相当。
钱志敏是天津蓝天格锐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的实际控制人。2014年至2017年间,该公司以高额回报为诱饵,非法吸收公众存款超430亿元,近13万投资者卷入其中。
2017年夏天,钱志敏将非法所得转换为比特币后携带出境。她利用假护照逃至英国,开始了逃亡生涯。
抵达英国后,钱志敏雇佣了华裔女子温简作为助理。两人在伦敦展开奢侈消费,试图将比特币转换为房产和珠宝等有形资产。
2018年,当她们尝试用比特币购买一栋价值2350万英镑的伦敦豪宅时,因资金来历不明触发了英国的反洗钱审查,引起了警方注意。
英国警方随后在2018年的一次突击搜查中查获了关键证据。2021年5月,警方成功冻结了钱志敏设备中的6.1万枚比特币。
此案审判预计持续12周,将在圣诞节前结束。与以往不同的是,在中英两国司法合作框架下,中国办案警官将亲赴伦敦出庭作证,多名中国受害者则通过远程视频方式在天津的法院出庭作证。
左图:钱志敏近照。右图:伦敦南华克刑事法庭。
这种合作模式在跨国司法协助中并不常见,彰显了双方对此案的高度重视。2025年7月17日,中国法学会与英中协会在伦敦共同举办了第四届“中英法治圆桌会议”,为此次庭审的协作奠定了基础。
本案展示了中英两国在加密货币监管与司法合作方面的创新。英国在2023年通过的《经济犯罪与企业透明法》对《犯罪收益法2002》进行了修订,明确了加密资产的追缴机制。
这意味着英国法院已不再纠结“比特币是否构成财产”,立法层面已确认其为可追缴标的。
尽管钱志敏已当庭认罪,但这并不直接决定涉案6.1万枚比特币的最终归属。民事追缴程序仍将在英国高等法院继续推进。
根据英国《金融时报》报道,英国皇家检察署已向高等法院提起民事追偿程序。按照规定,如果没有其他人对犯罪资产主张权利,一半将归英国警方所有,另一半则划归英国内政部。
目前,多家中国律师事务所已接受委托,代表中国投资人向英国高等法院提出民事追索。包括己任律师事务所、段和段律师事务所、盈科律师事务所等在内,合计代理客户超过千人。
北京师范大学G20反腐败追逃追赃研究中心教授黄风表示:“在英国法院开庭审理民事追缴申请之前,财产受害人应该尽快找有跨国办案资质和能力的律师在英国打民事官司”。
对国内近13万受害者而言,钱志敏的认罪是追回损失的重要一步。2022年12月,蓝天格锐案启动退赔程序。
部分投资者向媒体透露,清退小组在2023年5月退回了被骗资金的8%;同年10月又退回了5%。截至2024年4月,警方追缴回来的资金为28亿元,仅占集资总额的6.5%。
英国警方查封的6.1万枚比特币给投资者带来了新希望。按照当前比特币价格计算,这些资产价值约480亿元人民币,几乎与国内非法集资案的涉案金额相当。
一些投资者已经采取行动。2024年4月末,2500名蓝天格锐投资者向中国公安部提交联名信,希望中方与英国政府展开谈判,追回“用他们的钱购买的比特币”。
2024年7月,还有中国受害投资者在英国提起民事司法程序,提出对蓝天格锐的海外清盘申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