链社区

当 Roblox 遇上 Web3,Portals 如何重新定义链上娱乐?

通过AI驱动的无代码工具,Portals让每个人都能创建永续存在的游戏世界和可交易资产。

撰文:深潮 TechFlow

9月16日,Solana 生态迎来了一个值得关注的项目。

之前被各方解读为“Web3版Roblox”的创作者平台 Portals 完成了其原生代币 $PORTALS 的 TGE,正式登陆Bybit、Gate、KuCoin等主流交易所。

早在8月8日,该项目在预售阶段的火爆程度就令人侧目,11秒售罄,3700 SOL瞬间打完。

根据市场数据,$PORTALS 当前的 FDV 在约1.5亿美元附近,相比预售时的1亿美元估值仍有约 1.5 倍涨幅。这意味着即使经历了TGE后常见的空投抛压和市场波动,早期参与者仍保持着盈利。

这不禁让人想起之前的另一个现象级项目,Virtuals Protocol。作为 Base 链上的AI代理发行平台,Virtuals 曾凭借其创新的代币发行机制,在短短几个月内市值突破20亿美元,其生态内的AI代理代币更是带来了令人关注的造富效应。

而Portals的野心似乎更大。

它不仅要做AI代理和代币发行,更要构建一个完整的游戏创作和分发生态,将 Virtuals 的代币发行模式与 Roblox 的UGC模式深度融合。

如果你感到疑惑,不妨想想当前的加密市场,还有什么叙事仍有一战之力?

在众多答案里,必然绕不开长青的 AI ,以及最近兴起的 CCM(Creator Capital Market),创作者资本市场。

如果说Pump.fun的直播代币证明了市场对零门槛创作工具的需求,但也暴露了"主播下播即归零"的致命缺陷,那么Portals选择了一条完全不同的道路:

通过AI驱动的无代码工具,让每个人都能创建永续存在的游戏世界和可交易资产。

Solana生态正处于一个特殊节点。根据DeFiLlama数据,Solana链上TVL已突破80亿美元,日活地址超过500万,但与DeFi的繁荣相比,其娱乐和创作者经济板块却相对空白。

虽然链上有超过40个游戏项目,却缺少一个能让普通用户轻松创作和发行游戏资产的基础设施。

更重要的是,创作者经济的范式正在发生根本性转变。

从短视频到直播,从NFT到AI代理,每一次加密世界的技术革新都在降低创作门槛,扩大创作者的变现空间。而游戏,作为最具沉浸感和经济潜力的内容形式,其创作门槛却始终高不可攀,直到AI和无代码工具的成熟。

Portals的出现,恰好踩在了这个关键节点上:

AI技术成熟、Solana性能充足、创作者经济爆发、Virtuals验证了模式可行性。当所有要素齐备,一个新的创作者经济巨头是否正在诞生?

项目背景及市场认可度

了解Portals,需要先了解其背后的团队和投资方构成。

团队方面,根据官方信息,Portals的核心创始团队拥有连续创业经验,此前创立的3个项目均在首年实现了100万美元以上的营收。

团队成员的游戏行业背景涵盖了《英雄联盟》、《蝙蝠侠:阿卡姆疯人院》、《黑道圣徒》等知名游戏的开发或发行,曾服务于Riot Games、暴雪、迪士尼等公司。此外,团队在前一个项目中积累了运营4万名Twitch主播的经验。

资本构成上,Portals在2022年2月完成了500万美元种子轮融资。领投方Greylock的投资组合包括Roblox、Coinbase、Discord等平台型产品。其他投资方包括Multicoin Capital、Solana Ventures、Foundation Capital、Mantis VC,以及Twitch联合创始人Justin Kan。

这个投资阵容的特点,在于横跨了游戏(Greylock投资过Roblox)、Web3基础设施(Multicoin深耕Solana)和创作者经济(Justin Kan创立Twitch)三个关键领域。

早期生态建设的成果也值得关注。与许多Web3项目"先发币后做事"的模式不同,Portals选择了先建设生态再进行TGE的路径。

早在2021年11月,Portals就发行了其创世NFT系列,这不仅是一个PFP项目,更是整个Portals生态的"创始会员证"。持有者获得了平台的早期访问权、游戏测试资格以及后续的代币空投权益。

这个NFT系列分为四个稀有度等级——Explorers(探索者)、Collectors(收藏家)、Striders(行者)和 Operators(操作员),不同等级对应不同的权益和稀缺性。

经过近3年的发展,这个 NFT 系列已经成为Solana生态中市值排名第二的游戏类NFT项目。更值得注意的是,就在TGE前夕,还出现了单一买家斥资超过100万美元扫购稀有NFT的案例,从侧面反映出市场对Portals长期价值的认可。

而最能体现市场热度的,莫过于8月8日的预售表现:700万枚代币(仅占总供应量0.7%)在11秒内被3700 SOL抢购一空,对应9000万美元的完全稀释估值。这个速度,即使在牛市也并不多见。

从制作到发行,浏览器里的游戏创作宇宙

如果要用一句话概括Portals的产品特点,那就是:“让创作游戏像发视频一样简单,让游戏资产像发币一样自由”。

Portals团队深知对创作者来说,得心应手且低门槛的创作工具有多么重要,基于此,Portals的技术架构实现了真正的无门槛游戏创作。

  • 无需下载,打开即用

打开 Portals 的官网可以看到,与传统游戏引擎动辄几个G的下载量不同,Portals实现了100%浏览器端运行。这意味着创作者无需下载任何客户端,打开网页就能开始创作。更重要的是,玩家也无需下载,看到感兴趣的游戏点击即玩。

根据平台数据,这种“零摩擦”的体验让游戏的转化率比传统下载式游戏提高了数倍。

想象一下这个场景:一个主播在直播时展示了自己创作的游戏,观众只需点击链接就能立即加入游戏,无需离开直播间下载安装。这种即时性正是Portals能够快速传播的关键。

  • 拖拽式创作,人人都是游戏设计师

Portals Studio提供了超过20种预制组件,涵盖了游戏开发的核心要素:

如角色系统(NPC、玩家角色、敌人)、交互机制(触发器、传送门、机关)、游戏逻辑(任务系统、排行榜、奖励机制)和环境要素(地形、建筑、装饰物)等,所有这些组件都可以通过简单的拖拽和参数调整来使用。

创作者还可以导入自己的3D模型和素材,实现更个性化的创作。更有趣的是,Portals支持多人实时协作,你可以邀请朋友一起创作游戏,就像在Google Docs里协同编辑文档一样。

当 Roblox 遇上 Web3,Portals 如何重新定义链上娱乐?-图1

  • 实际体验:从创意到上线只需几小时

以平台上的热门游戏《The Doll Maker》为例,实际体现下来,笔者感觉这是一款氛围感十足的解谜冒险游戏。从光影到音效以及游戏内交互体验等感受都是不错的,大家也可以在其官网上直接点击进行游玩。

从游戏背景介绍来看,创作者使用Portals Studio,仅用了一个周末就完成了从概念到上线的全过程。游戏包含了精心设计的谜题、氛围音效、多个场景切换,颇有那种独立工作室出品的感觉。

除了Dollmaker,Game Jam 还产出了其他类型丰富的游戏作品,包括跑酷、射击、角色扮演等多种类型,充分展示了Portals工具的实用性。这些游戏目前都可以在Portals平台上直接游玩,无需任何下载。

除了好用的游戏创作工具和资产发行基础设施外,Portals在内容分发层面也做了相关的设计,支持游戏创作者使用AI工具自动将游戏内容推广到各个社交平台形成病毒式传播。

  • 资产发行:从游戏到经济系统

在Portals的世界里,每个游戏都可能成为一个独立的经济体。这听起来有点偏宏大叙事,但 Portals 通过简化的工具让这件事变得异常简单。

创作者可以像在Pump.fun上发币一样轻松地为自己的游戏发行代币,但不同的是,这些代币背后有真实的游戏场景和使用需求。

要理解Portals的经济模型,最好的方式是看看CHRONO这个案例。

作为平台上的第一个游戏代币,CHRONO的诞生过程很有意思:它没有走传统的预售路线,而是直接空投给了Solana社区的活跃用户。

更有趣的是游戏内的经济循环设计。在首个支持 $CHRONO 的游戏中,玩家可以通过完成任务获得代币奖励,但同时需要消耗代币来解锁新关卡或购买道具。

数据显示,游戏发放了3600万枚代币,但通过各种游戏机制回收了3960万枚,实现了自然通缩。这种“边玩边消耗”的模式,让代币不只是投机工具,而是游戏体验的一部分。

现在,CHRONO已经不再局限于单一游戏。社区开发者们正在创建5−10个新游戏,都将CHRONO作为通用货币。想象一下,你在游戏A中赚取的代币,可以在游戏B中购买装备,再到游戏C中质押获得收益,这就是Portals想要构建的跨游戏经济网络。

当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游戏代币化并非没有争议。

价格波动可能影响游戏平衡,投机者可能扰乱游戏生态。但Portals现在的做法,看起来更像是让市场来验证。创作者可以选择是否发币,玩家可以选择是否参与。

平台提供工具,但不强制路径。

这种开放性正是Portals与传统游戏平台的本质区别。在这里,创作者不仅是内容生产者,更可能成为经济系统的设计者,也符合近期火热的 Creator Capital Market 叙事,将创作者能够吸引力的注意力进行货币化。

而这一切,都可以通过拖拽和点击来完成,无需编写一行代码。

  • AI加持:从创作到传播的全链条支持

如果说无代码工具降低了游戏创作的技术门槛,那么AI的加入则是在创意层面为创作者插上了翅膀。Portals集成的AI功能贯穿了从创作到传播的全过程。

根据平台介绍,Portals提供了强大的生成式AI工具,可以自动将游戏内容转化为短视频,用于在社交媒体上推广游戏、AI代理或代币项目。

这个功能的意义在于解决了创作者的一个核心痛点:很多人能做出有趣的游戏,但不擅长营销推广。通过AI自动生成适合TikTok、YouTube Shorts等平台的短视频内容,创作者可以专注于游戏创作本身,让AI来处理内容分发。

配合Portals的浏览器即玩特性,这形成了一个高效的转化漏斗:用户在社交媒体看到游戏视频,点击链接就能立即玩游戏,无需下载安装。

$PORTALS:不只是治理代币

随着9月16日TGE的完成,PORTALS 正式进入了市场流通。

代币的核心功能围绕着平台生态的各个环节展开。首先是最直接的配对机制:每个在Portals上发行的游戏代币都会自动与PORTALS建立流动性池,这意味着PORTALS会成为整个生态的"基础货币"。

随着更多游戏代币的发行,$PORTALS的流动性需求会持续增长。

其次是权益功能。持有PORTALS的用户可以获得新游戏代币的空投权益,类似于Virtuals生态中持有VIRTUAL获得新AI代理代币的机制。

考虑到Virtuals上已经诞生了多个千万美元市值的AI代理项目,这种空投权益的价值不容小觑。

质押机制则提供了另一层价值支撑。平台收取的10%交易手续费会用于回购$PORTALS并分配给质押者。这不是简单的"挖矿",而是让代币持有者真正分享平台增长的红利。随着平台交易量的增长,质押收益也会相应提升。

但最有意思的是创作者激励计划。总供应量10亿枚中,有3.7亿枚(37%)被分配给社区和生态发展。这些代币不会一次性释放,而是通过"创作奖励"、"游戏排名赛奖金"、"优质内容激励"等方式,在3-5年内逐步分发。这意味着优秀的创作者可以通过持续创作获得可观的代币奖励。

  • 与Virtuals模式的异同

很多人将Portals与Virtuals进行对比,这种比较有其合理性。让我们通过一个详细的对比来理解两者的异同:

从这个对比可以看出,两个项目虽然都采用了"平台代币+生态代币"的模式,但在具体实现路径上有显著差异:

Virtuals的优势在于更轻的内容形式和更快的传播速度。一个有趣的AI人格可以在Twitter上快速走红,而且AI可以24小时不间断地与用户互动,持续产生内容和话题。

Portals的优势在于更丰富的内容形式和更多元的变现方式。游戏天然有更多的经济场景:装备、皮肤、土地、道具等都可以代币化,这为代币提供了更多真实用途。同时,游戏的沉浸感和可玩性也可能带来更高的用户粘性。

但两个项目共同的挑战,其实都是如何保持内容质量和用户新鲜感。Virtuals需要不断升级AI能力,Portals需要持续产出优质游戏。两者都在探索UGC(用户生成内容)模式在Web3的可能性,只是选择了不同的内容载体。

从投资角度看,Virtuals已经跑通了模式,证明了市场需求;Portals则刚刚起步,但可能有更大的想象空间。

一场值得关注的实验

Portals代表了Web3游戏的一种可能性:

不是简单地把传统游戏搬上链,而是利用区块链的特性创造新的游戏创作和经济模式。

它能否成为"Web3的Roblox"还有待验证,但这个方向本身值得探索。在Pump.fun式的短期投机和传统游戏的封闭生态之间,也许存在一条可持续的中间道路。

对于创作者来说,Portals提供了一个低门槛、高自由度的创作平台;对于玩家来说,这里有源源不断的新内容;对于投资者来说,这是一个有真实产品和收入的Web3项目。

当然,所有的美好愿景都需要执行来验证。Portals的TGE只是开始,真正的考验在于能否持续吸引优质创作者,产出优质内容,形成正向循环。让我们给这个实验一些时间,看看它能走多远。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chain.jzxian.com/p/175696.html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