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来,稳定币一直处于一种悖论之中。它们是使用最广泛的数字资产,每年促成数万亿美元的加密货币交易,然而它们却一直处于监管的灰色地带。各国政府对其持谨慎态度,银行将其视为投机性产品而对其不屑一顾,而投资者则将其视为加密货币的“管道”,而非金融的未来。
这种情况正在改变。2025年,稳定币将获得新的发展动力,这得益于监管的明确性、机构的采用以及其能够解决实际问题这一简单事实。市场需求与政策利好的融合,正推动稳定币从数字金融的边缘走向支付和结算的主流。
从投机好奇心到金融效用
稳定币市场规模呈爆炸式增长,流通供应量已超过2025年初达到1600亿美元,由 Tether 的 USDT 和 Circle 的 USDC 主导。与波动性较大的加密货币不同,稳定币与法定货币(通常是美元)挂钩,因此可用于日常交易、汇款和结算。
在新兴市场,稳定币已成为事实上的美元。在阿根廷、尼日利亚和土耳其,消费者使用USDT或USDC来规避通货膨胀和资本管制。在亚洲,金融科技公司正在将稳定币整合到汇款应用中,以降低转账费用和结算时间。对许多人来说,稳定币集投资渠道、储蓄账户和支付工具于一身,集于一身。
这种效用是监管机构和机构不能再忽视的。
监管顺风
过去一年,一系列监管举措为稳定币带来了合法性。
在美国,国会推进了《GENIUS法案》和《CLARITY法案》,为支付稳定币的发行和监督提供了框架,同时反对美国央行数字货币。这使得稳定币成为首选的数字美元。
在欧洲,欧盟的MiCA框架该法案于2024年正式生效,对稳定币发行机构引入了明确的许可和准备金要求。发行机构现在了解在27个成员国合法运营需要遵循的规则,银行也已获准将稳定币整合到其服务中。
在亚洲,新加坡和香港已启动试点制度,对部分稳定币发行机构进行授权,并严格执行储备和信息披露要求。日本于2023年通过了一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法律,要求稳定币只能由持牌银行、信托公司或汇款代理商发行,在保障消费者权益的同时促进创新。
这种监管的明确性具有变革意义。机构首次可以与稳定币合作,而不必担心突然被封禁或声誉受损。
机构采用:从银行到大型科技公司
随着规则的出台,银行和企业正在纷纷进入。签证和万事达卡都扩大了对稳定币结算的支持,允许商家和金融科技公司将 USDC 直接整合到跨境支付中。
PayPal 于 2023 年推出了自己的稳定币 PYUSD,并将其嵌入其全球支付网络。Ripple 宣布计划在 2025 年发行以美元计价的稳定币,并将其与价值 2 亿美元的稳定币配对。收购铁路,一家直接连接到法定货币轨道的支付基础设施提供商。
甚至各国央行也开始承认稳定币是对官方体系的补充,而非竞争。英格兰银行已提出将受监管的稳定币纳入其结算框架的可能性。新加坡金融管理局则表示,银行发行的稳定币可以作为未来代币化存款的桥梁。
汇款战场
近期最有前景的应用之一是汇款。全球汇款流量受到冲击2024年将达到8600亿美元平均费用仍徘徊在 6% 左右。稳定币提供了一种更快、更便宜的替代方案。
西联汇款等汇款巨头正在试验稳定币结算,而拉丁美洲和非洲的初创企业也已打出“用稳定币汇美元,用当地货币提现”的广告。对于农民工来说,这种模式的吸引力显而易见:汇出去的每一美元都能有更多的钱回到家里。
随着监管机构使稳定币合法化,预计主流汇款渠道将大规模采用稳定币,这将对银行和金融科技公司构成挑战。
稳定币与CBDC
稳定币的兴起也重塑了围绕央行数字货币(CBDC)的争论。尽管数十家央行正在试点CBDC,但进展缓慢。许多项目面临技术、隐私和应用方面的挑战。消费者通常更倾向于已经上线并被广泛使用的隐私解决方案。
与此同时,稳定币正在填补这一空白。在明确的监管下,稳定币可以实现央行数字货币的诸多优势,例如实时结算、可编程性和透明度,而无需政府构建面向消费者的基础设施。实际上,私营部门的稳定币正在成为各国央行一直难以实现的“数字美元”和“数字欧元”。
风险与剩余挑战
势头强劲并不意味着必然。稳定币仍然面临严峻挑战:
流动性和储备:发行方如何管理和披露储备金仍存在疑问。尽管 Tether 占据主导地位,但其透明度仍面临质疑。 集中风险问:少数发行人控制着大部分市场。如果其中一家失败了,会发生什么? 碎片化风险问:集中风险的另一面是碎片化。如果供应商太多,选择会不会太多? 跨境监管:分散的规则可能会给全球采用带来合规性难题。 反洗钱和非法融资:监管机构担心稳定币可能被用来规避制裁或洗钱。解决这些风险将是决定稳定币是否能够成为系统重要性基础设施的关键。
结论:从管道到平台
稳定币正在成为全球金融的关键平台。随着监管的明确性、机构的采用以及消费者需求的融合,它们在2025年的发展势头将与以往的周期有所不同。
问题不在于稳定币是否重要,而在于它们在未来货币体系中将扮演多大的角色。如果目前的趋势持续下去,它们可能会成为跨境贸易、汇款甚至零售金融领域数字现金的主导形式。
监管的顺风终于对它们有利了。对于金融科技公司、银行和政策制定者来说,信息很明确:稳定币并非投机性的奇葩。它们正在成为下一代支付的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