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Lacie Zhang,Bitget Wallet 研究员
在以高速和低成本著称的 Solana 生态中,我们观察到一种全新的趋势正在加速萌芽:一群没有官网、不做宣传的“隐形”巨头——自营自动化做市商(Proprietary Automated Market Makers,以下简称“自营AMM”)正在迅速崛起。它们以更专业、更高效的方式重塑交易格局,成为推动链上资金流动的新引擎。Bitget Wallet 研究院将在本文中带你走进这一场无声的革命,剖析自营 AMM 的崛起逻辑与行业影响。
隐形巨头:自营AMM的运作逻辑
图片来源:Helius
根据Blockworks的统计,仅在2025年8月,自营AMM在Solana上合计处理了约470亿美元的现货交易,占据Solana链上DEX总交易量的31%。在如SOL-稳定币这类高流动性交易对上,这一趋势更为惊人——自2025年5月以来,自营AMM每月都稳定地占据了SOL-稳定币交易对超过60%的份额,而在稳定币之间的交易对中占比甚至可以更高。
资料来源:Blockworks Research
要理解这场变革,首先必须明确自营AMM的定义。简单来说,它是一类由少数专业团队用自有资金运营的链上做市商,且不向普通用户开放流动性入口。这与我们熟悉的Uniswap等传统AMM形成了鲜明对比:传统AMM允许任何人成为流动性提供者(LP)并赚取手续费,实现了“众包式”流动性;而自营AMM则将做市的权力交还给专业团队,一切以极致效率和风险控制为核心,在具体运营模式方面具备以下特点:
-
入口隐形:多数自营AMM没有面向用户的网站入口,普通用户无法直接与之交互。
-
算法保密:做市算法和参数严格保密,透明度显著低于传统AMM。
-
依赖聚合器:获取交易订单的途径,是直接接入聚合器(如Jupiter),通过聚合器将用户的交易请求匹配给最优报价的平台。
自营AMM与传统AMM运营模式对比表
注:少数自营AMM(如Lifinity)开放用户前端,但其流动性仍以团队自有资金为主,交易的实现仍是通过路由至聚合器完成。
这种商业模式建立在纯粹的执行效率之上,而非品牌或社区。传统DeFi项目需在市场营销、社区建设上投入巨资,以吸引用户和流动性。相比之下,自营AMM将所有的“营销预算”转化为交易中为用户提供的微小价格优势,最终捕获了巨额的交易量。这也从侧面印证出DeFi市场正日趋成熟,市场参与者越来越像理性经济人——遵循“最优价格者胜”的原则——而非仅仅是“去中心化至上”的理想主义者。
概念辨析:是“暗池”,还是“主动做市商”?
随着自营AMM的兴起,一些相关术语如“暗池AMM(Dark AMM)”和“主动做市商(Proactive Market Maker,PMM)”也频繁出现,厘清它们的区别至关重要。事实上,这三个概念并非互斥,而是在于定义的侧重点不同。
-
暗池AMM (Dark AMM):核心在于信息隐藏。它描述的是一种在撮合阶段隐藏订单意图的交易方式,旨在减少信息泄露和价格冲击。
-
主动做市商 (Proactive Market Maker):核心在于主动定价。它指的是通过引入预言机、主动管理库存等方式来动态调整报价,以追求更高的资金效率。
-
自营AMM (Proprietary AMM):核心在于资金归属与运营主体方面。它定义的是由运营团队使用自有资金进行做市的模式。
三种AMM概念的定义梳理表
厘清定义后不难发现,这三个概念并非相互割裂排斥,而是描述同一金融实体的不同维度。事实上,一个典型的自营AMM,为了追求极致效率和安全,其交易方式通常是“暗池”模式,其定价策略(虽不公开)大概率也是“主动”的。
因此,尽管主流媒体有时会混用这些术语,但“自营AMM”这一称呼从底层逻辑出发,直指问题根本:资金由谁掌控,风险由谁承担。相比于描述技术特征的“暗池AMM”或“主动做市商”,“自营AMM”更能从商业模式和运营主体的角度,精准地揭示这股新势力的本质。
效率革命:Solana为何成为终极试验场?
自营AMM的崛起,根源在于其对传统AMM核心痛点的精准打击。传统流动性池的被动设计,使其在面对大额交易时不可避免地产生高滑点,并长期承受无常损失和MEV攻击(如三明治攻击)的困扰。而自营AMM通过专业团队的精细化管理和主动报价策略,几乎完美地解决了这些难题。它们能为用户提供更窄的价差、更低的滑点和更稳定的交易结果,尤其在大额兑换上,其体验已无限接近顶级的中心化交易所。
而这一切的实现,与Solana独特的区块链架构密不可分。首先,Solana的高吞吐量与极低交易费用,使得这种需要高频更新报价的“主动”模型在经济上成为可能。其次,Solana生态中聚合器(尤其是Jupiter)的主导地位,为这些做市商创造了一个“一站式分销渠道”。它们无需建立自己的品牌、网站或用户社区,可以将所有资源聚焦于其唯一的核心竞争力——执行和定价——这种极致的专业分工,极大地简化了它们的商业模式并降低了运营成本。
可以说,自营AMM并非简单地选择了Solana,它本身就是一种与Solana共生的、原生的市场结构,是底层公链的高性能架构与上层金融应用的商业模式之间协同进化的完美范例。
未来图景:专业化浪潮与“中心化”的幽灵
自营AMM的兴起,预示着链上市场正朝着一个更专业、也更两极分化的方向发展,一个清晰的“双轨市场”将会逐渐形成。
-
成熟资产市场:如SOL-稳定币这类高流动性交易对,将日益被能够提供极致价差的自营AMM所统治。
-
长尾资产市场:如刚发射到外盘的Meme币等,将继续依赖Raydium这类无需许可的传统AMM,进行早期的价格发现和流动性引导。
这一趋势是机制效率的胜利,标志着链上做市正经历一场深刻的专业化浪潮。市场结构从开放的流动性众包,转向由少数团队的专业化做市,这极大地提高了链上交易的执行效率和安全性,为行业树立了新的标杆。
但硬币的另一面,是关于“中心化”幽灵再次浮现的隐忧。用户在享受更优执行质量的同时,不经意间也做出了一次权衡和牺牲:用DeFi的高透明度、无需许可、去中心化等核心原则,换取了极致的效率。当大部分订单流被导向少数匿名的“黑箱”时,虽然交易仍在链上结算,但过程中的不透明性无疑引入了新的信任风险,并削弱了DeFi赖以建立的可审计基础。
从更宏观的视角看,自营AMM的统治地位正在重塑并巩固Solana的生态定位。它进一步强化了Solana作为“区块链纳斯达克”的形象——一个为高性能、机构级金融应用量身打造的场所,并以执行速度和资本效率作为最高准则。这使得Solana在公链竞赛中具备了差异化优势,使其成为渴望兼具CEX般性能与DeFi内核的创新协议的首选部署平台。
结语
自营AMM在Solana上的迅猛崛起并非偶然,而是DeFi市场在追求极致资本效率过程中的一次合乎逻辑、甚至不可避免的演进。尽管它引发了关于去中心化未来的重要讨论,但这种主动、高效的流动性供给模式,已经将行业性能带到了新的高度。无论最终格局如何演变,这场无声的革命,已经为链上金融的下一章写下序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