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太坊周三遭遇罕见的罚没事件,39 名验证者受到惩罚。区块链浏览器 Beaconcha.in.
验证器与分布式验证器技术 SSV 网络绑定(深静脉血栓形成)通过将验证器密钥拆分给多个运营商来实现权益基础设施去中心化的协议。
尽管此次事件规模巨大,SSV 创始人 Alon Muroch 强调协议本身并未受到损害。相反,处罚源于涉及使用 SSV 的第三方质押提供商的运营商端基础设施问题。
一组被罚没的验证者与流动性质押提供商 Ankr 有关。据 Muroch 称,Ankr 系统的例行维护触发了这一事件。第二次罚没涉及一个两个月前从 Allnodes 迁移过来的验证者集群。调查人员认为,二级验证者的设置导致了重复签名,并最终导致了处罚。
总计39名验证者被罚没,这是自以太坊过渡到权益证明 (PoS) 以来规模最大的关联性 slashing 事件之一。每个被 slash 的验证者都将立即面临 ETH 惩罚,并且可能会面临不活动泄漏,复合损失。一位验证者,持有 2,020 ETH 质押,损失了约 0.3 ETH,按今天的价格计算,约为 1,300 美元。
虽然 slashing 机制是以太坊设计的一部分,用于阻止恶意或疏忽行为,但这种情况仍然极其罕见。超过 120 万活跃验证者中有 500 名自 2020 年信标链上线以来,代币数量一直被大幅削减。包括这次在内的大多数事件都被追溯到运营商问题,而不是蓄意攻击。
大规模罚没尤其值得关注,因为相关的不当行为会加剧处罚的严重性。当多组验证者同时被罚没时,以太坊协议会强制执行额外的不活跃漏洞,从而放大财务影响。
对于以太坊的质押生态系统而言,最新一波浪潮凸显了一个熟悉却至关重要的教训:验证者的安全不仅取决于协议本身,也取决于基础设施和运营者的尽职尽责。即使底层软件没有受到任何损害,操作失误也可能造成代价高昂且极其公开的后果。
阅读更多: “保持简单”:防止你的 Eth 2.0 被削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