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要点
稳定币在美国和新兴市场之间的用途显著分化。随着《GENIUS法案》在西方引领潮流,其他地区将如何赶上这一趋势?
稳定币已成为数字金融领域最重要的创新之一,弥合了传统货币与加密货币市场之间的鸿沟。然而,它们在不同地区的应用场景却大相径庭。
在发达市场,稳定币是机构、企业和个人受监管且能产生收益的工具;而在新兴市场,它们则被用作抵御通货膨胀、货币贬值以及降低汇款成本的生命线。
这种差异表明,稳定币已不再是单一的金融工具,而是正在分化以满足全球不同人群的经济需求。
据数据显示,稳定币行业规模首次达到2800亿美元,并有望在2028年增长至2万亿美元。这促使美国通过了《GENIUS法案》,其他国家也纷纷跟进。
在此背景下,一个核心问题浮现:每种稳定币模式的受益者是谁?美国用户、机构以及新兴市场的数十亿用户面临哪些风险与机遇?
《GENIUS法案》:为美国稳定币发展定调
2025年7月通过的《GENIUS法案》为美国支付稳定币建立了首个联邦框架,要求数字美元必须由短期资产(如国库券和存款)完全支持。
“随着明确的法规出台,我们预计稳定币的采用将加速,并且我们正在扩大对我们看到最具现实世界吸引力的网络、资产和用例的支持。”
BitPay指出,USDT和USDC不再局限于加密货币领域,而是被广泛用于供应商结算、账单支付等场景,成为“数字货币的未来发展方向”。
尽管如此,该法案虽增强了信任与安全,但也限制了创新,禁止发行人与持有人分享国库券的利息收入,导致散户无法获得收益。
“目前最大的区别在于用例和资产类型。例如,在美国,USDC是最突出的稳定币,主要用于机构用例和DeFi。”
相比之下,在南美等新兴市场,USDT交易量激增,主要由寻求以数字形式获取美元的个人推动。
新兴市场:不同的用例与挑战
在非洲、南美和东南亚等新兴市场,稳定币不仅是金融系统的升级,更是生命线。
“在动荡或通胀倾向的经济体中,用户更关心美元的稳定性及可负担的交易成本,而非收益。”
以非洲为例,稳定币被广泛应用于汇款、企业财务和储蓄。Yellow Card的Darko指出:
“在南非等市场,每笔汇款的成本可能超过12%。稳定币可以帮助用户规避大部分成本和延迟,实现即时、经济高效的转账。”
偏好的转变
根据BitPay的数据,到2025年,稳定币将占总支付额的40%,其中奢侈品、房地产和B2B支付是增长最快的类别。
此外,人们对稳定币的偏好也在发生变化。截至2025年,USDT已超越USDC,成为首选支付方式,占稳定币支付量的61%。
稳定,但风险依然存在
尽管前景广阔,稳定币仍存在固有风险,尤其是在新兴市场中与不受监管的参与者打交道时。
“不受监管的发行人的交易对手风险、储备缺乏透明度、平台黑客攻击或诈骗风险以及潜在的监管打击。”
稳定币:两种现实,一个未来
尽管当前用途各异,未来全球南北市场的发展路径或将趋于一致。无论作为便捷的支付方式还是零售业的救命稻草,稳定币正在重塑货币使用方式及金融体系。